为营造“潜心立德树人、执着攻关创新”浓厚学术氛围,激发我校工程类研究生努力成长为爱党报国、敬业奉献、具有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服务国家科技自立自强战略部署的现代工程领军人才,推动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水平进一步提升,5月28日,我校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联合举办了中国科大第三届工程类研究生学术论坛。本届论坛以“技术创新 服务战略”为主题,特邀在科技自立自强战略中做出成绩的著名专家和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中勇敢探索的优秀研究生代表,与全校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学术交流,以此推进研究生围绕“国之大者”,主动强化工程报国初心,自觉提高技术创新能力。论坛以“线上+线下”形式举办,吸引了全校1250位工程类专业学位及其他类型研究生通过“研究生信息平台”选课参加;约1.2万人通过“微赞直播”平台实时观看,近15万人次关注浏览,论坛反响热烈。5月28日上午8:30,学术论坛开幕式及主论坛在我校东区专家楼三楼会议室举行。中科院院士、我校副校长杨金龙,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常务副院长、中科院金属所副所长刘岗,中科院金属所先进钢铁材料研究部主任李殿中,科大讯飞研究院执行院长、语音及语言信
为落实中国科大“‘德创’领军人才培养计划”,营造“潜心立德树人、执着攻关创新”浓厚学术氛围,激发全校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围绕“科技自立自强”国家部署,主动参与关键技术和装备制造研发实践,推动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水平进一步提升,5月29日,我校和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共同举办中国科大第二届工程类研究生学术论坛。本届论坛主题为“技术自立、装备自强”。中国工程院院士万元熙、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王俊峰、“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副总设计师雷家峰等专家出席开幕式并作主论坛报告。鉴于疫情防控需要,主论坛、分论坛均以报告人线上线下相结合作报告、全校研究生线上听报告形式进行。本次论坛共有1677名研究生通过“研究生信息平台”选课参加、88000余人次感兴趣师生观众通过“微赞直播平台”观看。开幕式、主论坛由中国科大研究生院科学岛分院常务副院长李贵明主持;各分论坛分别由我校王永教授、冯光耀教授、吴小平教授主持。上午8:30,论坛开幕式正式启动。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龚流柱为论坛致辞。龚流柱介绍了中国科大研究生教育“‘德创’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及该计划制定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提升”专项行动。“德创计
10月29日,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物理学会会士、香港中文大学化学系系主任吴奇教授应邀在东区水上报告厅为我校师生做题为《从“何为基础研究”谈起》的“德创杰出讲座”首场专题报告。校长包信和院士、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执行院长刘世勇出席报告会。部分青年教师、研究生和研究生院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本次报告会。报告会由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龚流柱主持。在报告中,吴奇院士围绕“何为基础研究”的主题,以自身学术经历和生动实例详细阐释了“品判性思维”在开展科学研究过程中的重要性。提出“创造知识与应用知识同等重要,在某种程度上,应用知识更为重要”,青年教师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可以选择“穷己一生,铸成一句”的基础研究之路,也可以选择“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应用研究之路。但要时刻聚焦“解决问题”,既要有实现科研突破的坚定理想和信念,也要有解决问题的扎实基础知识,还要有持之以恒的艰苦努力,才能攀升科学的高峰,造就自己的传奇。吴奇院士以“岁寒知松柏,事难识君子”寄语在场师生,希望大家以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为科研导向,抓住新时代新机遇,不忘初心,不负韶华,不辱使命,为实现国家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贡献力量,在助力国家富强、民族
为促进全校工程类研究生之间学术交流,保障疫情期间研究生“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研”,强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过程管理和质量保障,营造“潜心立德树人、执着攻关创新”良好学术氛围,推动工程类研究生教育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主战场水平进一步提升,我校于5月23日在线举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一届工程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坛由我校研究生院主办、由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承办。本届论坛主题为“技术立世,工程报国”。中科院院士、我校副校长杨金龙为论坛致辞并全程听取论坛报告;苏州医工所所长唐玉国参加论坛并作主报告;苏州医工所党委书记、副所长杨洪波,苏州医工所副所长武晓东,苏州医工所、大数据学院、计算机学院、工程学院、金属所、火灾实验室、合肥物质研究院、研究生院相关专家教授及负责人参加论坛;参加论坛的还有来自百度集团、工信部、中船重工、中煤能源、安徽智寰科技公司的各位报告人及1017位感兴趣师生。论坛由我校工程类专业学位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主任、软件学院院长陈华平主持。 杨金龙副校长为论坛致辞。在致辞中,杨金龙认为,工程类研究生教育质量对我校践行“科教报国、追求卓越”初心使命和落实“潜心立德树人、执着攻
安徽省合肥市金寨路96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东校区老图书馆378)
0551-63602196
ustcsee@ustc.edu.cn
Copyright © 2024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卓越工程师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 皖ICP备05002528号